换季时易高发细菌性食物中毒(换季细菌多)

换季时易高发细菌性食物中毒,近日,宝安区松岗一家企业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发市民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关注。记者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获悉,从历年统计情况看,我市食物中毒事件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多集中在5-6月和10-12月。

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黄伟介绍,换季期间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气温较高、温差变化较快,使微生物易于生长和繁殖;如果人们对食物缺乏正确的储存和食用,再加上气温变化时人体的防御功能往往会降低,那么易感性就更高。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往往是食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和营养条件下迅速繁殖,食用前食品未加热或加热不完全。熟食受病原菌严重污染,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保存,使食品中含有大量活病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哪些微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曾表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三大敌人是: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化学物质污染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我国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重视不够。

黄伟介绍,细菌及其毒素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那么哪些微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呢?

(1)细菌及其毒素: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各种感染性腹泻。常见致病菌及其污染食品主要有沙门氏菌(畜禽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米)、肉毒杆菌(发酵产品、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乳制品) )、椰子假单胞菌(银耳)和大肠杆菌(肉制品)等。

(2)寄生虫和原虫:主要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

(3)病毒和立克次体:通过食物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疾病。

(4)有毒动物及其毒素:主要有河豚毒素、绿皮红肉鱼(鲣鱼、人参、鲭鱼、石首鱼、竹鱼、金枪鱼等)组胺、石房蛤毒素、新石房蛤毒素、石房蛤毒素、去氨甲酰等。贝类中的石房蛤毒素。

(5)有毒植物及其毒素:精神毒素、溶血毒素、光过敏毒素等,主要来自毒蘑菇(臭蕈、牛肝菌、柔毛菇、蘑菇等);来自苦杏仁和木薯的氰甙;棉酚来自粗棉籽油。

(6)霉菌毒素:主要包括赤霉病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来自发霉甘蔗的节孢子虫。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黄伟表示,从社会角度看,首先要充分认识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法制观念,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其次,要认真贯彻公司良好生产规范,严格执行食品生产加工各工序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此外,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提高卫生知识,防止从业人员传播食源性疾病。同时,减少食品污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防止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及其毒素、有毒有害化学品、农药等食品污染,控制食源性疾病。

黄伟还表示,市民应了解卫生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家庭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家庭食品准备安全十大黄金法则: 选择安全(如:新鲜、清洁、在保质期内)的食物; 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处理和食用食物前要反复洗手。 将食物加热煮熟(食物必须彻底煮熟); 煮熟的食物最好立即吃; 小心储存(如冷藏)食品;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定期储存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彻底重新加热; 认真保持厨房所有表面、食品容器等清洁卫生; 避免昆虫、啮齿动物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换季时易高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换季时易高发细菌性食物中毒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