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3成米铅超标(耕地重金属超标有补偿吗)

我国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3成米铅超标,近日,环保部的一份文件引起了国内公众对土壤污染的强烈关注。

文件指出:我国有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每年造成粮食污染高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土壤污染的背后是粮食安全。对于人多地少、粮食自给自足一直举步维艰的中国来说,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从根本上破坏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并可能带来新的粮食危机。我们的国家。

1.5亿英亩土地被重金属污染

2006年,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今年夏天,两部委联合形成《全国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总体方案》号文件,下发至各地环境监测站,要求各地监测人员采用GPS引导,严格按照44平方公里网格采样方式进行。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近两万名工作人员将所辖土地划分为网格点,采集土壤样品、拍照、进行样品分析统计,建立数据库和样品库。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采集土壤、农产品等各类样品213754个,获得有效调查数据495万条,建立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库和样本库。已成立。

2009年,环境保护部编制了污染总体调查报告和各类专项报告,最终完成了12个试点项目、18份研究报告、7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草案。

然而,这项耗资高达10亿元的调查结果尚未向社会公布。这引发了广泛的疑问:这是什么样的调查?为什么不向公众开放?我国土地污染的真实状况如何?

1月31日,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境保护部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的数据、调查依据、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方式方法等。

目前,董正伟尚未收到环保部的回复。尽管环保部从未向社会公布过结果,但一些相关文件已通过其他渠道流传。这些文件显示,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废物的排放和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城市污染已向农村转移。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进入土壤,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导致局部地区土壤污染负荷不断增加。华南部分城市50%的耕地受到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有机物污染;长三角部分连片城市耕地受到多种重金属污染,导致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环保部文件还显示,在对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进行采样监测时,发现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其中超标率为12.1%。

国土资源部文件也有类似表述:目前,全国10%以上的耕地面积受到重金属污染,合计约1.5亿亩;此外,还有3250万亩耕地因污水灌溉而受到污染; 3250万亩耕地因固体废物堆积而受到污染。约200万英亩土地被毁坏或毁坏,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致使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到12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市场上近30%的大米铅含量超标

中国土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表示:我国土壤污染现在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污染加剧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30年。

中国环境科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研究员李长发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土壤污染普遍加剧,而土壤污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国粮食生产受损。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污染的影响,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减少100亿公斤。

在我国,粮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研究院考察调研时作出批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但现实是,我国粮食自给率正在持续下降,粮食供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军透露:9年来,国家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尽管如此,全国粮食供需总量仍趋紧。近年来,粮食进口可谓猛增。 2012年,我国粮食进口8025万吨,折合1600亿公斤。如果一个人每年吃800公斤粮食,相当于去年1.9亿中国人吃饱的进口粮食。

李超芳说: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其严重程度也在加剧。

与此同时,近年来,因食品污染引发的公共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土壤研究员告诉《时代周报》:环保部称,3.6万公顷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这是一个巨大而可怕的数字,但更可怕的是,这些被污染的耕地还在耕种,他们耕种的农作物还在耕种。一方面,农民自己吃粮食,大部分进入市场。

据媒体报道,2002年,农业部大米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市场大米进行了安全检查。结果显示,28.4%的样品铅超标,10.3%的镉超标。

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及其课题组从我国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华北6个地区的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了91份大米样品。结果还显示:约10%的城市销售的大米镉含量超标; 2008年4月,潘根兴课题组在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农贸市场随机抽取了63个样品。实验结果显示,60%以上的大米镉含量超标。

对此,前述土壤研究员表示:市场上近30%的大米铅超标,十分之一镉超标。这非常严重,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国家相关部委开始通过立法和财政投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未来土壤修复市场规模或达千亿元

至于为什么自2006年开始的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结果迟迟没有向社会公布,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表示:在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和规定出台之前,一旦全国污染土壤状况公布后,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担忧和经济损失。因为土壤不仅仅是土壤,还涉及到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安全。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些问题发生之前宣布它们?

还有学者认为,2006年土壤污染调查点位分布不科学,点位密度不够,数据准确性值得怀疑。这或许也是该书未发表的原因之一。

2012年4月,农业部发布010-3万人口普查技术方案,启动新一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这被称为2006 年调查的补充。新调查将针对密度不足的问题,对调查区域进行加密。上述学者表示:2006年的调查只能算是一次普查,不一定会公开。其意义在于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2011年,国家相关部门计划引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但这个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的计划却没有得到跟进,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失望。

截至2013年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号文,提出未来五年土壤污染防治主要目标和任务。

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朱广清透露:《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就是人们预期的《工作安排》。本文件印发后,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不再单独发布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提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趋势,确保所有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全国各地测点均符合标准。比例不低于80%,建议2014年底前,各省级人民政府明确本行政区域内优先区域范围和面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分级质量评价和污染源调查。并建立相关数据库。

高胜达表示:在更严格的法律出台之前,《工作安排》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根据《工作安排》的要求,污染土地用途改变或使用权人发生变更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对土壤环境进行评估。治疗并恢复。因此,土地复垦市场规模将会得到提升。

此时,市场也开始解读从国内土壤污染到治理的国家政策动向的另类解读。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翟力表示:毒地来势凶猛,国家明确的治污要求,让相关行业看到了机遇。目前,部分地区土地复垦费用已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一旦这个市场正式启动,未来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应该在1000亿元以上。

然而,也有人对此泼了冷水。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土壤修复研究员透露,土壤修复商业化还很遥远。从资金来源、专业资质到评价体系、监管体系,我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没有这样的法律,没有土壤修复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一切都无从谈起。据我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相关技术和法规研究。

另一位学者表示:1.5亿亩耕地重金属超标这个数字相当可怕。除去这1.5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可能不再有保障。这不再是土壤问题,而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

我国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3成米铅超标,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我国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3成米铅超标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