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协会发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食品包装违法案例)

食品包装协会发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双旦节的到来和新年的临近,人们能否吃上放心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近日,在2011中国食品包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北京开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联合发布了2012年中国食品包装消费预警,并列出了食品包装十大隐患。

食品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包装问题也不容小视。

2012年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中,共列出了13条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警示,分别是: 1、劣质餐巾纸常添加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健康有害; 2、很多消毒湿巾的酒精浓度不符合标准,无论高还是低都无法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3、爆米花桶的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因为里面有可能添加荧光增白剂,而这种物质会致癌; 4、PC奶瓶属于禁用品,消费者购买时需仔细查看; 5、不必担心摄入少量塑化剂,但尽量少喝饮料,加快新陈代谢。

6、三年限塑效果好坏参半,连卷装垃圾袋依然盛行; 7、一次性泡沫餐盒已被禁用11年,但仍有100多家企业可以合法生产; 8、科学使用密胺餐具不存在任何隐患,含有脲醛的储存托盘盛放食物时要小心; 9、透明PVC保鲜膜,避免接触油腻食物和微波炉加热; 10、彩色吸管虽然时尚,但经常使用并不健康; 11、不锈钢餐具必须区别不锈钢铁、盐、酱、醋等问题较多; 12、部分月饼托盘塑化剂超标800倍,非法添加检测监管存在问题; 13 瓶装水和饮料问题较多,专家建议仅作为应急饮用水。

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社会各界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食品本身,而忽视了其包装中存在的隐患。这些隐患往往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研究报告指出,通过调查发现,超市内的密胺餐具均为经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市场上从不同企业采购的23种产品中,只有12种获得了生产许可证,仅占市场份额的10%。占调查的52.2%。调查组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的20家大型餐饮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15家使用了经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密胺餐具,另有5家餐饮企业使用了不明厂家的密胺餐具。餐具,占调查的25%。

相关标准滞后或缺失。企业既需要监督,又需要自律。

发布会上,食品安全与包装问题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石表示,政策、标准、标签等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他认为,通过行业管理和市场优胜劣汰是未来行业竞争的必由之路,行政许可是有效的监管手段,行业协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根据行业情况,编制了食品包装相关产品的政策、标准、政府监管、原辅材料使用、标签等十个问题。其中,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标准滞后或缺失、监督检查执行困难等问题基本可以归根到底。

董金石表示:政府的责任在于制定标准、进行监督和监督。然而,整个食品包装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并获得信任,必须依靠行业的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依靠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品牌意识。专业和道德意识。每个行业都需要道德和文化的支持,尤其是像食品包装这样对消费者来说是看不见或无法理解的行业。我们需要相信人们在做,神在看着。

他还建议餐饮企业在购买密胺餐具时不要忽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应主动索取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检测报告等。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密胺餐具时应检查是否有产品信息。例如制造商、QS 标志和包装上的序列号。尽量不要使用颜色鲜艳的密胺餐具,尤其是给儿童购买餐具时。里面有浅色或无图案的餐具。

食品包装协会发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食品包装协会发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