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托”“药托”借网络敛财(揭秘医托骗局)

“医托”“药托”借网络敛财,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每周质量报告》近日曝光了假药借助搜索引擎在全国推广的现象,并指出销售假药的企业将四分之三的利润交给了搜索引擎公司,还有更多超过3,000名患者受到影响。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透露,他们生产的假药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遍布全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让假药网站“出名”。互联网的诚信再次受到质疑。信息时报收到多起患者投诉称,除了利用搜索引擎在全国推广药品外,不少“医护”还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

网上调查显示,超过60%的成年人选择网上看病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人们常常依靠互联网搜索引擎来查找他们需要的信息。如果出现头痛、感冒或身体不适等症状,应首先上网查询是否感觉不适。这已经悄然成为不少年轻人“看病”的方式。搜狐网站近日推出“你是电子病人吗?”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千人中,有超过60%的人在感到不适时选择“上网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信息时报记者在多家医疗网站上看到,患者提出问题后,医生的回复非常及时。一位经常在网上“看病”的余老师告诉记者:“去医院看病太麻烦了,要排队挂号、排队、缴费、检查,等到终于轮到你看病的时候,医生,医生往往只说几句话就打发病人走,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敲击键盘,动动鼠标,就能得到详细的答案。”

搜索中,记者发现,网上医生大多使用“男医生在线问诊”、“在线妇科问诊”等醒目的词语。这种疾病的私密性意味着难以谈论病情的患者希望使用在线咨询而不亲自出面。从专家那里得到答案确实很诱人。

网上就医难,权益保障

新事物有两个方面。患者在享受“电子医生”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着风险。 ——虚拟网络带来的误诊、维权困难等隐患,让患者得不偿失。

“本想省事,网上找医生,没想到遇到了处方。”近日,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要在办公室一坐10多个小时,颈椎经常感觉酸痛。认为这是上班族的常见症状,感觉没必要去医院。经朋友推荐,他上网查找专家诊断。 “在线医生”诊断刘先生患有早期颈椎病,并向他推荐了近10种药物。仔细一看,刘先生发现“在线医生”推荐的药品都是一样的。由制造商生产。 “这不是变相卖药吗?竟然还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膏药。”和刘先生一样,陈女士今年3月也意外怀孕。在网上咨询堕胎手术时,“名专家”建议她去一个小门诊,“还好我感觉不对劲,赶紧去附近的三级医院治疗。”

客户服务变身“专家”

在线医生的构成包括专家、应届毕业生和纯医生,其中后两者占多数。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开玩笑说:“大医院的专家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回答网友的问题。”

记者在网上看到,信息专家中有来自广州一家专科医院的医生。该医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实际上,网上接受咨询的大部分都是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客服人员。 “该网站对患者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然后帮助患者预约来我院就诊。对于介绍的每一位患者,我们都会向网站支付“服务费”。

记者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在线医生”、“在线医疗”等关键词,引擎立即提供了2万多个网页。根据搜索引擎公司官网的说明,屏幕右侧的搜索结果是竞价排名的结果。记者打开这些网站,输入“颈椎问题”,很快就显示出几张“药方”。然而,同一种疾病,不同的“在线医生”诊断出不同的疾病,开出多种处方。记者拿着这些药方咨询了广东省中医院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范德辉。范德辉表示,颈椎问题需要通过触摸、X光等程序来诊断。仅靠网上咨询开出的处方缺乏科学性。

提醒

网上就医需谨慎

为此,专家提醒患者,在线医疗缺乏直观性和客观依据。有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仅根据患者的口腔症状无法诊断。患者应到医院请医生现场诊治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尽量不要网上就医,以免误诊。卫生部发布的《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号文件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

“医托”“药托”借网络敛财,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医托”“药托”借网络敛财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